本篇文章1139字,读完约3分钟

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弃风”、“弃光”的存在给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投下了阴影。

新能源发展不能“因噎废食”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16年,甘肃、新疆、吉林和内蒙古分别是弃风率较高的地区,分别为43%、38%、30%和21%。光伏发电也不能幸免。2016年,西部地区的平均拒光率达到20%。

新能源发展不能“因噎废食”

在大规模建设的同时,产生的电力无法消耗,导致一些人质疑新能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能源革命的背景下,继续大力推进清洁新能源发展,实现能源转型是一个“必然课题”。新能源的消耗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暂时困难,所以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新能源发展不能“因噎废食”

“十三五”时期是加快电力工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电力需求,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预测,到2020年,全社会总用电量将达到6.8万亿至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至4.8%,全国装机容量将达到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

新能源发展不能“因噎废食”

同时,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分别达到15%和20%。根据这一要求,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7亿千瓦左右,比2015年增加2.5亿千瓦,约占39%。2016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仅为36.1%,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新能源的安装。

新能源发展不能“因噎废食”

当然,新能源的发展不能盲目追求装机容量,只有有效解决消费和利用问题,行业才能继续健康发展。

首先,要优化新能源发展布局,突出峰值产能建设。按照集中发展、分散发展的原则,围绕就近消费,协调发展与市场消费,有序发展风电和光伏,优化风电布局。在光伏发电方面,有必要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广家庭屋顶光伏电站;风电要加快速度,克服技术瓶颈,降低成本,从远离负荷中心的“三北”地区转移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上山出海”。除布局调整外,还应全面提高系统的灵活性,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加大抽水蓄能电站、单循环调峰气电等调峰电源的建设力度。

新能源发展不能“因噎废食”

其次,要加强电网建设对新能源的接受和消耗。目前,新能源发展与电网规划脱节,跨区跨省通道建设滞后,是“弃风弃光”的重要原因。下一步要利用现有规划的输电渠道,重点增加新能源发电的输送,利用西电东送的输电渠道增加新能源的输送能力,抓紧规划建设新的必要的输送渠道。同时,要努力完善配电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水平,使新能源以分布式微电网的形式进入系统,就近消耗。

新能源发展不能“因噎废食”

最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消费问题,有必要建立不同能源品种的价值识别和能源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识别的尺度,回归能源的商品属性。因此,在负荷方面,应加强电力替代,同时研究促进峰谷电价政策,实施全保价购买制度,推进各种辅助服务市场,确保新能源健康有序发展。

标题:新能源发展不能“因噎废食”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9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