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847字,读完约12分钟

2月3日,央行在各个时期都提高了反向回购的竞价利率,但迄今为止,市场对央行的这一行为仍充满争议。你提高利率了吗?

最近,一些央行官员终于出面安抚市场,称逆回购竞价利率上升趋势是市场化竞价的结果,不同于传统的存贷款利率上调,央行有意进行积极调控。换句话说,反向回购竞价利率是一种市场行为,与央行无关。今天的债券市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喘息。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但是有加息吗?这仍然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首先,如何区分央行行为和市场行为?

在债券市场,有两种回购。一是每个从央行借钱的人都必须通过公开市场竞价,其利率也通常被称为反向回购竞价利率;另一个是,当人们互相借钱时,他们通常需要债券作为抵押品,通常被称为质押式回购利率。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从利率走势来看,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在9月16日前一直低于2.5%,但自10月16日以来一直持续上升,12月16日达到阶段性高点,1月和2月17日有所下降,但仍高于9月16日前的水平。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然而,7天反向回购竞价率此前一直稳定在2.25%,自2015年10月以来一直没有变化,一直提高到2017年2月3日。

因此,真正代表市场行为的是质押式回购利率,因为它每天都在变化。然而,反向回购竞价的利率在过去一年中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很难用市场行为来解释,而且显然是由央行主导的。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事实表明,反向回购竞价利率是货币市场的官方利率。

从近几年的反向回购竞价利率走势来看,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当前的货币政策意图高度一致。

例如,上一轮反向回购竞价率在2013年7月继续上升,然后持续到2014年初。这也是第一次金融去杠杆化发生的时期。货币政策转向实际紧缩,第一次货币短缺也发生了。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自第15年开始,反向回购竞价利率不断下调,这也与第14年末开始的存贷款利率下调周期相吻合,标志着货币政策转向实际宽松。

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反向回购投标利率的每一次变化都代表着货币政策方向的变化。

这一次,反向回购竞价利率的提高也应该意味着货币政策已经转向实际紧缩。

第二,提高反向回购投标利率是加息吗?

事实上,反向回购利率和众所周知的存贷款利率都是一种利率,但两者的期限是不同的。反向回购利率通常只有7天和14天,代表非常短期的利率,通常称为货币市场利率。存贷款利率的期限通常是一年以上,俗称信贷市场利率。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如果你看看美国的加息,美联储正在调整联邦基金利率,这也是一个短期货币利率。也就是说,如果是在美国,那么我们这次的反向回购利率上调肯定会是利率上调。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美国之所以通过调整货币利率来提高利率,是因为其利率已经完全市场化,所以货币利率的上升可以迅速传导到信贷市场,从而导致所有信贷利率的上升。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然而,中国的利率市场化仍然缺乏最后一步。目前,虽然我国存贷款利率已经取消了上下波动,但央行仍保留基准利率,这意味着我国货币利率的变动可能不会直接传导到信贷市场。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然而,历史经验表明,一旦反向回购竞价利率发生变化,即使央行不调整基准存贷款利率,贷款利率也会随之变化。

最典型的时期是13年。从2013年7月到2014年初,7天反向回购竞价利率提高了75个基点。同期,银行一般贷款利率上升了约20个基点,抵押贷款利率上升了约40个基点,票据利率也上升了约40个基点。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因此,是否加息取决于信贷利率是否会上升。

与信用相关的利率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影响票据融资的票据利率。一是影响居民抵押贷款的抵押贷款利率。还有一种影响企业信用的一般企业贷款。

根据16年的信贷数据,信贷总量约为12.6万亿,其中约8000亿为票据融资,5.8万亿居民长期贷款与抵押贷款相关,企业贷款总量约为6万亿。

首先,从票据利率的角度来看,2016年11月,6个月期的直接票据利率仍在2.4%左右,但2月份已升至4%以上,相当于票据市场利率大幅上升。

其次,从抵押贷款利率来看,截至2016年9月,全国平均抵押贷款利率为4.52%,连续八个季度下降。

根据荣360最新的全国房贷数据,17年来第一个月的首笔房贷利率为4.46%,比2016年12月高0.01%。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保持稳定并略有反弹。原因是逐步取消低于10%的抵押贷款。自今年1月以来,北京首套住房的最低折扣率已达到10%,首套住房贷款的平均利率从4.21%大幅升至4.42%。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为什么回购利率的上升也会导致抵押贷款利率的上升?原因在于债券市场的传导。

10年期政府债券的利率飙升了约100个基点,债券市场大幅加息!

从10月16日的最低2.64%到2月17日的接近3.5%,在短短3个月内,10年期政府债券的利率飙升了近100个基点,远高于10个基点的回购竞价利率。同样,10年期国债从10月16日的3.1%增加到2月17日的4.2%,增幅约为100个基点。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通过银行资产配置,债券和贷款利率将相互影响。

目前,利率市场化已经基本完成,银行将根据各种资产的风险收益率进行资产配置,这也将导致各种资产利率之间的相关性。

目前,银行对各类贷款和债券资产的配置大致如下:

如果分配给一般贷款或公司债券,则需要累积100%的风险资本,同时应缴纳25%的所得税。

如果分配给住房抵押贷款,需要累计50%的风险资本,同时还要缴纳25%的所得税。

如果在中国配置为开放式债券,则需要同时计提0风险资本和缴纳25%的所得税。

如果以国债形式分配,就必须留出0风险资本,而不缴纳所得税。

因此,根据上述关系,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各种资产的合理利率差。

例如,目前10年期美国国债的利率为3.5%,而CDB国债的利率为4.2%,两者相差70个基点,意味着所得税税率约为17%。事实上,国债很难100%免税,因此CDB和国债之间的隐含税率通常在15%左右波动。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如果我们比较国债和抵押贷款,我们将主要计算风险投资的资本成本。目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约为13%,净资产收益率约为20%,这意味着如果风险资本100%累积,资本占用的机会成本约为260个基点。由于抵押贷款只需累积50%的风险资本,抵押贷款利率应该比CDB高大约130个基点。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截至2016年9月底,10年期国债利率约为3.1%,而平均抵押贷款利率约为4.52%,相差142个基点。目前,10年期CDB的利率约为4.2%,相当于5.5%以上的合理按揭利率水平。这意味着,如果抵押贷款利率仍然很低,银行不妨购买所有CDB和国债,并大大减少抵押贷款的供应,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未来抵押贷款利率的持续和急剧上升。按照目前4.9%的贷款利率,贴现抵押贷款将在未来完全消失。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因此,在抵押贷款市场,加息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同样,企业贷款也会受到影响,利率也会逐渐上升。

因此,总的来说,加息的效应已经在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上出现,并通过债券市场逐渐蔓延到信贷市场。

问题是,中国现在应该加息吗?

我们认为,从各方面来看,现在都不是加息的合理时机。

首先,从人民币汇率的角度来看,虽然加息有助于稳定汇率,但事实上,上半年不加息也能稳定人民币汇率。原因是美元自今年以来一直在走弱,因为美国经济不太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下降,就业情况喜忧参半,特朗普上台后的各项政策也备受争议。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其次,从负债率来看,目前的全球债务模型是高的,所以很难让每个人都承受高利率。

例如,日本的政府债务比率高达200%,因此日本的国债长期利率为零。在美国,政府债务比率高达100%,因此国债利率很难超过3%。

中国的政府负债率已经超过50%,全社会的负债率接近230%,而gdp的名义增长率只有8%左右,这意味着如果全社会的平均利率超过4%,负债率就会越来越大,所以CDB目前4.2%的利率对经济来说是长期难以承受的。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第三,从去杠杆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同意提高短期利率,因为每个人都借入短期资金进行真正的货币投机,所以短期利率可以提高,但长期利率不应该大幅度提高。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目前,中国长期国债利率已经处于历史平均水平,超过了经济承受能力。

如果我们把中国的国债和美国的国债相比较,我们很容易陷入误解。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的利率约为2.4%,而中国的利率约为3.5%,利差仅为100个基点左右。市场认为价差太低。然而,事实上,美国国债不是免税的,而中国国债是免税的。因此,应该将其与中国的CDB和美国国债进行比较。目前,它们之间的利差接近200个基点,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长期无风险利率比美国高200个基点,这实际上是中国无法承受的。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另一种观点是将当前利率水平与历史水平进行比较。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的利率为2.4%,这在历史上是极低的,远远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值。背景是,美国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1.6%,远低于2007年前约3%的平均经济增长率。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然而,中国目前的10年期国债利率为3.5%,是历史平均水平,但6.7%的经济增长率是过去十年的最低水平,因此国债利率肯定过高。

最后,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我们应该谨慎使用加息政策。

我们一直认为,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风险,因为过去16年房价飙升与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无关,而是住房抵押贷款杠杆大幅增加的结果。

但是,在泡沫出现后,如果贸然加息,或者泡沫突然破裂,就会造成金融风险。纵观历史,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几次金融危机,包括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泡沫经济和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都源于房地产市场,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无一例外都是由加息引发的。因此,在管理房地产泡沫时,我们必须对利率政策保持谨慎。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各国普遍采取了降低杠杆率的政策来应对房地产泡沫,包括提高外国或外国人的购房税,比如最近的温哥华、加拿大和香港。提高首付比例,降低杠杆率。去年,在上海和深圳,首付比例为70%的二手房抵押贷款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根本不需要使用利率政策。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系好铃铛是必要的,央行需要加强与市场的沟通,特别是稳定长期政府债券的利率。

如果我们说央行无意加息,那它为什么会有加息的预期和效果呢?

我们必须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

过去,我国央行主要决定存贷款利率,而市场对回购利率关注不多。

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存贷款利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回购利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问题是回购利率是货币市场的短期利率,而存款和贷款是一年以上的长期利率。如何控制回购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递是一项艺术活动。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这里的关键是市场预期,因为长期利率是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测,所以央行仅仅改变短期利率是不够的,有必要告诉市场短期利率的变化方向,以安抚市场。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例如,在美国,我们都知道美国从15年前开始加息,现在已经加息两次了。美国也用短期利率提高了利率。当美国在12月15日加息时,10年期美国债券的利率是2.3%,但现在只有2.4%。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如果我们把美国和我们相比,反差太大了。美国人已经两次加息。短期利率提高了50个基点,长期利率提高了10个基点,经济运行非常平稳,金融市场稳定繁荣。然而,我们的短期利率只提高了10个基点,而长期利率却提高了100个基点。此外,如果这种传导开始发生在住房贷款等领域,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难以想象。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稳定美国长期利率的关键在于与市场的沟通。虽然美联储一直叫嚣要加息,但他们会定期召开会议,发布长期利率预测,而到目前为止的每一次预测都告诉大家,这一轮加息将在短期利率达到3%时结束,所以大家都认为长期利率很难超过3%。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在日本,为了稳定每个人对长期利率的预期,日本银行一直在购买长期政府债券。

过去,货币政策是由央行决定的,央行可以直接决定存贷款利率,所以央行只需要做决定。然而,目前央行决定回购利率,而市场决定贷款利率,因此货币政策是由央行和市场共同决定的,因此央行必须与市场充分沟通,以稳定市场对长期利率的预期。

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因此,央行官员最近发表的声明是值得肯定的,市场也期望央行与市场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甚至采取直接措施稳定长期利率。

毕竟,在高债务杠杆、高房价泡沫和低增长的经济下,我们不能将利率提高100个基点!

标题:海通:加息效应已在债券市场发生 但目前非合理时机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