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63字,读完约18分钟

去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支出继续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从收入来看,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率继续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略快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资、经营、财产三项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从消费支出来看,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继续快于城镇,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耐用消费品升级趋势明显,与个人发展和享受相关的支出快速增长。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结构的优化,消费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支出的稳步增长也使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更具可持续性。收入的稳定增长促进了消费。收入差距的缩小和收入分配结构的优化将进一步缩小地区和城乡结构差异。随着中低收入阶层进入小康社会,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比重将下降,中高端消费和服务支出将增加,消费需求将从基本需求转向发展和享受。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未来一段时期,随着国家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居民收入仍有增长潜力,消费支出结构将更加合理。从趋势来看,未来空居民的收入和支出结构仍将得到极大的优化和提升。有鉴于此,有关方面应加快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建设,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大力增收减负,把握公平主线,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拓宽投资渠道,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梁达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16万户城乡居民的抽样调查,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82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3%,与前三季度持平。城乡居民收入在增长中趋于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1.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市居民

由于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连续几年超过城市居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1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8%,实际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名义增长8.2%,实际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名义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分别比城镇居民高0.4和0.6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看,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从去年同期的2.73下降到2016年的2.7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从居民收入差距来看,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3年为0.479,2004年为0.473,2005年为0.485,2006年为0.487,2007年为0.484,2008年为0.491。此后,它逐渐衰落。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69,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2016年为0.465,比2015年高0.003,主要原因是城市部分低收入人群养老金收入增速略有放缓,部分农村地区农民收入因粮价下跌而略有下降,农民收入仅依靠粮食生产收入。但是,基尼系数的总体下降趋势并没有改变,可以预计居民收入差距将会不断缩小。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3.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长略快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为6.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6%。扣除人口自然增长因素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为6.1%。虽然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略低于国内生产总值,但从可比角度看,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0.2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4.工资、商业和财产收入稳步增长

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收入为1345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收入20665元,名义增长6.9%。主要原因是交通、仓储、邮政、金融、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收入快速增长,对冲了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工资增长放缓甚至下降对工资收入的负面影响。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收入5022元,名义增长9.2%。主要由于返乡农民工和就近打工农民工的增加,当地农民工数量增加了3.4%,农民工月平均收入水平提高了6.6%。这两个因素的叠加导致了农村居民工资收入的快速增长。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全国居民人均纯收入4218元,名义增长6.6%,其中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增长10.6%。全国居民人均纯收入1889元,名义增长8.6%,其中出租屋纯收入增长9.9%,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纯收入增长12.4%。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5.转移收入加速增长

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净转移收入为4259元,名义增幅为11.7%,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改善民生和战胜贫困的要求,空会议前全面扶贫力度加大,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水平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惠农补贴逐步到位。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据调查,人均社会救济和扶贫补助收入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直接扶贫收入增长187.0%;政府获得的实物产品和服务的人均收入增加了30.4%;人均医疗费用报销增加14.4%,人均退休和养老金收入增加12.9%。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民收入面临新的挑战。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产品价格(000061,买)的疲软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逐渐显现。农民工就业不稳定性的增加导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持续下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农业补贴难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增速呈现明显放缓趋势。综合判断表明,传统动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而新动能的培育仍需要一个过程,农民收入的增加已经进入爬坡的关键时期。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16万户城乡居民的抽样调查,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7111元,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为6.8%,比前三季度增长0.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进一步改善,支出结构有所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1.城乡居民消费稳步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307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9%,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130元,名义增长9.8%,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名义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分别比城市居民高1.9和2.1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2.农村消费品零售增长速度快于城镇

多年来,城乡消费品市场发展格局快于农村,尤其是2013年,城市零售额增速比农村快5.2个百分点。自2013年以来,农村消费市场的零售额增速与城镇相比逐渐收窄。2013年至2015年,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7%,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9%,比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2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12年的13.2%上升到2015年的13.9%。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2016年,农村消费(Aiji、净值、信息)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万亿元,同比增长10.9%,比城镇高0.5个百分点,并保持2013年以来高于城镇的趋势。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的加大,“千村千乡”工程促进了农村消费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在收入增长和农村消费环境不断改善的共同作用下,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消费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3.耐用消费品升级的趋势显而易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6年,全国每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数量为27.7辆,比上年增长21.9%;每100户家庭的轻便摩托车数量为53.2辆,比上年增加11.6%;每100户/0/转移的单元数为90.9,比上年增加11.5%。每百户冰箱数量为93.5台,比上年增长5.0%;每100户家庭的抽油烟机数量为48.6台,比上年增加6.3%;每100户家庭有76.2台热水器,比前一年增加了7.0%。其中,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升级趋势更加明显,部分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迅速增加。与上一年相比,每100户家庭拥有的家用汽车、空调节器、热水器和抽油烟机分别增加了31.3%、22.7%、13.6%和19.9%。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4.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总支出占个人总消费支出的比例。根据一般规律,收入水平越低,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大,反之则越小。通过比较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生活质量也在不同程度的提高。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2016年,人均食品、烟草和酒类消费支出增长7.0%,占消费支出的30.1%,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食品、烟草和酒类消费支出比例分别为29.3%和32.2%,分别比上年下降0.4和0.8个百分点;人均服装支出增长3.3%,占消费支出的7.0%,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5.与个人发展和享受相关的消费者支出正在迅速增长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如购买小排量汽车免税等优惠政策,加快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显著增加,导致居民在交通和通信消费上的支出比例急剧上升。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需求。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2016年,居民人均住房、商品和服务、医疗、交通和通讯支出分别增长9.6%、9.7%、12.3%和12.0%,同比分别增长2.8、2.8、0.8和0.4个百分点,人均文化教育支出也保持11.2%的快速增长。此外,用于健身活动的支出增加了13.7%,用于化妆品等个人产品的支出增加了16.8%,用于美容院和洗浴的支出增加了12.2%,用于车辆和其他交通工具的支出增加了19.8%。居民也更愿意购买社会化服务,人均家政服务支出增长24.7%,人均酒店住宿支出增长11.7%。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6.生活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36.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45.8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2%。2016年,全国管道供水户比例为87.1%,比上年增长2.6个百分点;拥有安全饮用水的家庭比例为90.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拥有卫生厕所的家庭比例为70.7%,比上年增加2.5个百分点;拥有洗浴设施的家庭比例为78.9%,比上年增长3.7个百分点;获得饮用水没有困难的家庭比例为94.3%,比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居住在竹草砖房的家庭比例为1.2%,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空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支出仍在大幅度优化和升级

未来一段时期,随着国家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居民收入仍有增长潜力,消费支出结构将更加合理,具有明显的梯度赶超特征。从趋势来看,未来居民的收入和支出结构仍将通过/得到极大的优化和提升。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1.国家政策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加大农民钱袋膨胀力度。研究发布了完善支持农民增收政策体系的指导意见,为增强积极激励、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各方支持和参与农业和农村发展、建立带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维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型的城乡工农关系,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利、城乡一体化”,使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今后,国家将加快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促进农业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多予少取,完善农业支持和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所有这些都将提高农村居民的购买力。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2.加快城乡一体化将增加农民收入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城乡公共服务的巨大差距加剧了大量农村人力、物力和财力向城镇单向流动。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落后于城镇。农民生产经营效率自然低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今后,国家将加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制度和机制,激发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此外,国家将支持农民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支持建设返乡创业园区、返乡创业孵化器(基地)、信息服务平台、培训基地和乡村旅游创业园示范基地。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可以预见,城乡分割的社会制度将被城乡一体化所取代,农民的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等环节将继续改善。农民工资性收入、社会保障转移收入和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将为农民带来比城镇居民更高的财产性收入。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3.为了进一步扩大就业,工资收入的增长率将加快

自2015年以来,工资性收入已超过家庭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支撑农民收入增长的最大亮点。中央政府提出的“大众创业与创新”对扩大就业非常重要。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今后,国家将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进一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努力增加就业和创业机会,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和新的模式。我们不仅要增加就业岗位,而且要提高质量,使就业岗位更加稳定和体面,使人们获得更多的收入和更好的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

目前,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很大。未来几年,国家将努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和新模式;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加快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民从土地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此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让农民共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利益。同时,加强扶贫工作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每年1000万人脱贫的目标,这将极大地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5.城乡居民的消费将具有明显的梯度追赶特征

可以预测,近年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将继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流通成本将大幅降低,消费环境将更加优化,农民收入将继续快速增长,城镇消费示范效应将会扩散,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将日益更新,呈现出明显的梯度追赶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首先,城乡之间的消费时间差缩短了。目前,中国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约为十年。换句话说,十年前城市的热销商品现在是农村的热销商品,十年后城市的热销商品将是农村的热销商品。然而,随着农村电子商务及其相关物流系统的完善,从进入农村地区到城市中日益饱和的商品消费高峰的时间间隔将会越来越短。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第二,不同地区的农村消费水平不同,即农村消费基本遵循从东海岸向中部再向西部逐渐辐射的规律。

第三,农民消费结构的顺序发生了变化,即从以生产需求为主,住房需求为辅,家电耐用消费品为辅,向饮食消费、质量消费、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消费转变。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6.居民消费结构将不断优化

首先,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如果到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预计将降至25%左右;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预计将降至30%以下,从而进入大众消费时代。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二是服务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随着服务消费需求的不断释放,城市居民的服务消费比重预计每年将增长0.5-0.6个百分点,到2020年将达到45%-50%,成为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的一大部分。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收入支出和消费结构

1.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大力增加收入,减轻负担

一是继续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的比重;在分配初期,通过制定行业工资指导政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实行工资增长与消费价格指数和企业效益挂钩的制度,保证劳动者的报酬比例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在动态变化中稳步上升,使劳动者享受到应有的经济发展成果。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第二,努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如果能有效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将足以支撑未来10至20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约6%。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城乡居民经营收入和财产收入的比重,为扩大消费和提高消费贡献率奠定基础。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第三,继续努力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实行低生活必需品税率,减少重复征税,降低增值税税率,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2.把握公平主线,努力缩小收入差距

不同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会挫伤非垄断行业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收入分配不合理会影响整体经济效率。为此,首先,我们必须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市场准入机会、就业机会、资本机会和要素流动条件的公平,从而实现人们最终收入和贡献之间的平衡和公平;其次,要控制垄断行业,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3.拓宽投资渠道,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

一是积极创造外部条件,激发居民创业热情,拓宽人们财富增长渠道。在硬件方面,要创造顺畅的物流、信息、能源和交通条件,方便群众创业;在软件方面,充分利用税收等经济杠杆,鼓励更多人投资创业;积极创新金融管理体制,开发适合普通百姓的投资品种,为居民财富增长提供多元化途径。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承包土地、林地、草地、“四荒地”、宅基地、农房和集体建设用地的登记发证,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收购、集体管理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农村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切实保障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集体落户城市。

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国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2013、2014、2015和2016年项目

年可支配收入18310.8 20167.1 21966.2 23821.0

工资收入10410.8 11420.6 12459.0 13455.0

净营业收入3434.7 3732.0 3955.6 4218.0

财产收入1423.3 1587.8 1739.6 1889.0

转账收入3042.1 3426.8 3811.9 4259.0

标题:城乡居民收支结构优化 支持消费升级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