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30字,读完约8分钟

根据近期数据,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复苏势头仍在继续,2017年的经济增长并不悲观。从“实事求是”的表述来看,决策层对2017年的经济增长仍然充满信心。我们坚持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低于6.6%的判断。

朱启兵:2017年经济不悲观 GDP增速将不低于6.6%

本文作者是中国银行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所揭示的政策取向延续了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对经济增长采取了更加稳定的态度。因此,结构调整和风险防控成为政策重点。然而,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在于良好的政策导向和结构调整。

朱启兵:2017年经济不悲观 GDP增速将不低于6.6%

经济增长目标表明,政策重点在于调整

与2016年相比,在经济目标中,国内生产总值目标、m2和社会融资目标有所降低,而cpi和财政赤字率目标保持不变。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从2016年的6.5%-7%降至约6.5%。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还提到“努力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的结果”。我们相信,在2016年增长6.7%的基础上,6.5%左右的增长率可以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考虑到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指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是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源,下调经济增长目标意在稀释增长压力,从而将重点放在结构性调整和风险防控上。与此同时,正如我们先前指出的那样,政策重点转向风险防控的前提是经济增长已经稳定。从近期数据来看,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复苏势头仍在继续,2017年的经济增长并不悲观。从“实事求是”的表述来看,决策层对2017年的经济增长仍然充满信心。我们坚持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低于6.6%的判断。

朱启兵:2017年经济不悲观 GDP增速将不低于6.6%

Cpi目标保持在3%左右不变。然而,2017年通胀中心的上升趋势已基本得到证实。央行在2016年第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通胀预期已经上升”,并指出“未来物价上涨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供求关系的相对变化。”当前经济运行总体稳定,既有上行势头,也有下行风险。与此同时,基数因素可能减缓未来价格同比增长,这将有助于价格形势保持相对稳定。”然而,统计局对《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解读指出,“保持适度的价格上涨有利于经济运行”。综上所述,目前政策制定者并不十分担心通货膨胀,相反,他们对适度提价持更积极的态度。然而,考虑到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急剧上升将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向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转移,我们仍然认为,我们应该警惕通货膨胀压力,这将导致货币政策的紧缩超出预期。

朱启兵:2017年经济不悲观 GDP增速将不低于6.6%

m2目标和社会融资规模从13%左右降至12%左右,m2目标增速比(gdp目标增速+cpi目标增速)高2.5个百分点,与往年相比明显收窄,体现了货币政策“稳定中性”的态度。鉴于2016年m2实际执行率仅为11.3%,我们认为在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振兴实体经济的双重目标下,总体流动性将保持稳定,但会在不同领域有所侧重。

朱启兵:2017年经济不悲观 GDP增速将不低于6.6%

2017年财政赤字为2.38万亿元,比2016年增加2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增加15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增加500亿元。财政赤字率仍为3%,与2016年持平。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赤字比例保持不变,主要是进一步减税和减费,全年企业税收负担将减少3500亿元左右,企业收费将减少2000亿元左右。”财政赤字率保持不变,对企业减税免税的重视仍体现了稀释经济增长、振兴实体经济的政策取向。另一方面,尽管财政赤字比例没有变化,但2017年新增地方专项债券8000亿元,是2016年的两倍。财政政策的积极基调没有改变。以地方专项债券形式增加支出更为准确,体现了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

朱启兵:2017年经济不悲观 GDP增速将不低于6.6%

主要工作安排重视改革而不是增长

根据2017年的主要工作安排,2016年的首要任务是“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相比之下,2017年,改革明显受到重视,增长被稀释。

朱启兵:2017年经济不悲观 GDP增速将不低于6.6%

进一步从投资角度看,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引导更多资金投向补缺、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领域。今年,我们将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启动15个重大水利工程,继续加强轨道交通、民航、电信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央预算投资5076亿元。实施和完善促进私人投资的政策和措施。深化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完善价格、税费等相关优惠政策。政府应该带头强调诚信,绝不随意改变协议,绝不“新官员忽视旧账”。从具体目标来看,铁路投资与2016年持平,公路和水运投资为1.8万亿元,大致相当于2016年“公路投资1.65万亿元”。与2016年的5000亿元相比,中央预算投资略有增加。总的来说,投资没有明显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明确强调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政策改进和政府的诚信,公私合作项目的自上而下的监管是可以预期的。2017年,购买力平价仍将是财政政策的重点,推动基础设施投资的购买力平价仍将是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支撑。

朱启兵:2017年经济不悲观 GDP增速将不低于6.6%

金融改革继续强调服务实体经济和风险防控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表述延续了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振兴实体经济、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方向。一方面,强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防止脱离实际”,包括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部门,充分发挥政策性发展金融的作用,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拓宽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渠道。另一方面,强调“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应高度警惕。”与2016年“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相比,“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违法犯罪活动”,金融风险防控的态度更加严格。我们相信,2017年,金融系统去杠杆化和资本去虚拟化的政策取向将贯穿全年。与此相一致,货币政策的收紧将更多地体现在价格上,总体流动性将保持稳定。

朱启兵:2017年经济不悲观 GDP增速将不低于6.6%

更加关注外部不确定性,强调积极行动

在2017年全球经济复苏形势明显好于2016年的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对全球环境的判断仍较为谨慎,强调“世界经济增长的下行趋势仍在继续,‘反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的趋势在上升,主要经济体的政策趋势和溢出效应是可变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正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的,“外部环境不稳定,我们认为,2017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多地体现在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和美联储可能加快加息带来的外部影响上。从这个意义上说,2017年的政策防控风险不仅针对国内风险,也是为外交政策影响做准备。

朱启兵:2017年经济不悲观 GDP增速将不低于6.6%

与此同时,鉴于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不断上升,政府工作报告在表达贸易政策方面比2016年更加激进。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仅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重点仍在中国。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指出“经济全球化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全球经济合作,保持多边贸易体系的主渠道地位,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这种态度显然更加咄咄逼人。我们认为,这不仅是对当前反全球化思潮的回应,也反映了中国近年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态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外部不确定性的上升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风险。

朱启兵:2017年经济不悲观 GDP增速将不低于6.6%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账号“朱宏研”。作者授权金融网站发布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您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您积极投稿,并在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中安家。电子邮件地址为zhuanlan@jrj,电话号码为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朱启兵:2017年经济不悲观 GDP增速将不低于6.6%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