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3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在广州召开的两会上,广州政协委员曹志伟在讲话中表示,广州应该建立自己的交通科技大学。随后,广州CPPCC的负责人问曹志伟:“如果你的建议被采纳,你的公司愿意带头这样做吗?”曹志伟回应:“如果允许企业投资,我公司愿意投资10亿元;如果不允许企业加入,我愿意亲自捐出1亿元作为启动资金。”
不难发现,曹志伟对广州交通科技大学的成立非常热心,无论他怎么介入,都愿意付出巨额资金。我们之所以如此热情,不仅仅是因为“办教育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更是因为广州建设枢纽城市需要交通人才。据说仅航运金融业的人才缺口就达90万。由于这一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和企业家愿意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广州交通科技大学似乎势在必行。
尽管中国企业家或企业热衷于办大学并不新鲜,但一些企业多年前就创办了企业大学;在过去的两年里,马云创办了湖滨大学,刘创办了中创学院。然而,曹志伟想要建立的广州交通大学似乎不同。整合现有大学资源,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它不仅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而且强调科研成果的实用性——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解决困难。
换句话说,曹志伟的办学热情不仅能为办学提供资金支持,而且还有一套值得尝试的想法。过去,人们认为非教育工作者在管理学校,所以公众舆论呼吁大学回归教育工作者。曹志伟提出的办学理念不仅结合了教育家办学的理念,而且兼顾了企业家办学的理念。笔者认为这种办学理念可能不是很新,但显然很实用,这正是目前国内许多大学所缺乏的。
众所周知,中国多年来一直处于“历史上最困难的就业季节”,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与市场需求脱节。虽然舆论早就提出“加强专业设置与岗位的匹配率”,但今天似乎还是没有改变。一项调查显示,“30%到40%的大学生没有利用他们的学业。”在这种情况下,鼓励企业家参与办学无疑是值得尝试的。
例如,曹志伟表示,与国外合作创建一批特色专业,无疑将有助于培养国际高端人才,适应未来发展;通过高校与众多大型交通行业及相关信息行业的合作,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必将提高专业设置与岗位的匹配率,进而提高就业率。鉴于经济增长放缓已成为常态,且未来将实施延迟退休,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因此我们必须从高等教育入手。
因此,曹志伟关于办学的建议和他投资或捐款的承诺值得有关方面深入论证。一旦这一建议被采纳,将鼓励更多的企业家投资办学,这对整合和增加教育资源具有积极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公立大学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和财政,这是大学行政化现象严重的原因之一。允许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办学,不仅可以减轻财政负担,还可以为办学提供多元化、务实的思路。
目前,社会资本参与大学办学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捐钱或投资办学。无论社会资本如何参与办学,都应该得到积极的鼓励。但是,必须指出,社会资本参与办学必须严格依法运作,必须明确界定资本方在办学中的作用。这方面有一些负面的例子。比如,女投资人陈玲投资成立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辞退患癌症的女教师,一切由女院长负责。
标题:企业家参与办大学值得鼓励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