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4字,读完约3分钟
何勇
日前,来自广州的陈女士反映,工行部分网点(601398,BUY)只接收存款超过30万元的客户,普通客户被告知不要接这个号码。
事实上,银行“恨贫爱富”的现象由来已久。一方面,在贷款方面,出于安全原因,银行比私营企业和小企业更愿意向国有企业和大企业贷款。另一方面,大部分银行网点为高端贵宾客户开设了很多窗口和柜台,而普通客户却很少,这导致普通客户在银行网点办理业务要排很长的队,而且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办好。高端贵宾客户快速处理业务。然而,像这样的银行网点只接收高端vip用户,拒绝为普通用户提供商业服务。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不难理解银行“穷得不爱富人”,网点拒绝接待普通用户。由于银行利润的80%是由占银行客户20%的少数高端客户创造的,高端财务管理已经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因此,为了确保利润,商业银行会尽力争取高端贵宾客户,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担心他们的损失。特别是近年来,银行业的利润一直在下降,银行减少了普通用户的窗口和柜台数量,作为降低运营成本的主要手段,这使得普通用户的窗口和柜台数量越来越少,处理业务也越来越麻烦。
但是,从商业道德的角度来看,银行网点只服务高端贵宾客户,拒绝服务“穷人”的普通客户,这显然是对“穷人”的一种歧视,在本质上背离了商业银行应有的公共性。
到目前为止,商业银行在中国仍然是一个受到特别保护的行业,商业银行具有特许经营价值,这是一种法律特权,使得少数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业处于实质垄断的格局。商业银行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不仅是商业性的,而且是公共性的。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银行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工资和养老金必须由银行支付,用户无权选择。商业银行除了谈业务,还应该谈公共价值和公共服务,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照顾普通用户的基本服务需求。此外,高端贵宾客户和普通客户(同时也是银行客户)应享受相同的基本服务,这是银行的责任和义务。
面对日益增长的银行“太穷爱富”现象和选择,要彻底改变这一现象,我们不仅要依靠行政力量,还要依靠市场力量。国家必须有效放开银行业,降低银行门槛,进一步向外资和民间资本开放,促进和扩大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迫使银行拼命争夺少数高端贵宾客户和普通用户。另一方面,居民在支付工资和养老金时,应有权选择使用哪张银行卡来领取工资和养老金,不应由单位和主管部门决定,而应由居民个人决定,这样银行才能真正认识到个人普通用户是高端vip用户的基础。
标题:拒绝“穷人”有悖银行公共性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