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7字,读完约2分钟
近日,教育部第二基础教育司发出2017年第1号《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贯彻“十四年抗战”理念的函》。记者了解到,这封信确实是教育部第二基础教育司发出的,2017年春季的教材已经全面实施。(1月10日,新京报)
“八年抗战”的说法由来已久。“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爆发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八年时间。在此之前,1931年,日本在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整个东北,扶植了伪满洲国政权。接下来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和日军之间的激烈斗争和演习。
中国东北是中国的领土,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可以说是侵略中国战争的开始。自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来,伴随着中国军民的不断斗争。因此,把九一八事变看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端,全面普及“十四年抗战”的历史观念,是尊重历史事实的一种方式。
今天的历史教科书把九一八事变看作是局部抗战的开始,把七七事变看作是全面抗战的开始。事实上,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如果我们给中国人民的抗战定一个时期,当然应该从更早的时期开始。
此外,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是前后一致的,日本军队侵略东北三省,目的是进一步侵略华北,然后占领整个中国。因此,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是不可分割的综合事件。因此,不能因为九一八事变后的六年抗战是局部抗战,就把它排除在“抗战”时期之外。
事实上,选择“八年抗战”一词的原因,除了局部抗战规模小之外,可能还有另一个考虑,就是抗战时间越短,中国军民的抗日能力就越强。这真是个坏主意。第一,我们必须尊重历史事实,抗日战争的时间不能人为地改变;第二,对于一个伟大的国家来说,即使是八年抗战,时间也不短。八年够长了,别在意,再加上六年。
当然,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普及和贯彻“抗日十四年”的历史观念,更重要的是反思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大国被小国欺负的原因是什么,渡海而来的外国军队经过这么多年的战斗被赶出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的影视剧需要承担起引导观众反思的责任。反思我们的制度,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民族思维方式,我们不能总是依靠像“手打鬼子”这样的反日剧来陶醉和麻痹。
文本/曲征
标题: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是尊重历史之举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0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