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027字,读完约13分钟

首先,一周的“主题”:解读新规对一级和二级市场减持的影响

1.2017年5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东和董事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发布了实施细则,将从即日起实施。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2.该约简规范的重要修订包括:1)扩大了限制对象的范围;2)明确遵守规范的交易方式和股票来源;3)董新的预披露要求;4)增加具体的股东减少规定;5)大宗交易的减少受到全面监管。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3.新的减持规定出台后,空时期大股东通过资本套利获得的超额利润将进一步收窄,这将促进大股东回归产业运营。

4.我们认为,新规的出台对这种减持对一级和二级市场都有影响:对原来活跃的"一级和二级"市场交易有直接影响;对二级市场的短期影响是缓解股东集中减持的压力,而长期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市场风格上。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介绍

2017年5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东和董事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证监发[2017]9号),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发布了实施细则,规定从即日起实施,不“以旧换新”。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该还原规范的核心主要强调还原率、预披露、时机和还原节奏的要求。重要修改包括:1)扩大限制主体范围,增加特定股东(ipo前股东+非公开股东);2)明确遵守规范的交易方式和股票来源,增加特定股份(ipo前、固定股份)、大宗交易和特别减持(质押、电子商务、协议转让、存托凭证等)。);3)董新的预披露要求;4)在减持速度上,增加了对特定股东减持的新规定,如解禁后一年内只能减持50%的固定收益限制性股票;5)大宗交易的减少受到全面监管。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此次减持的新规定主要是针对近年来大股东减持的“混乱”而出台的。未来,大股东通过非集中竞价减持、固定增持减持、过桥减持或利用内部信息优势“精确减持”等资本套利手段获得的超额利润空将进一步收窄,这将促进大股东回归产业运营。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这项新规定的出台对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有影响:

新规出台后,减持包括特别股(ipo前、固定收益股等)。),大宗交易、协议转让、股权质押、可交换债务互换(eb)和股权互换(trs),将对“一年半”市场产生直接影响,并将影响之前活跃的市场交易;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对二级市场的短期影响是缓解股东集中减持的压力,修复市场情绪,提高市场风险偏好;长期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市场风格层面。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挂钩的资本套利逐渐减少后,将推动市场估值结构的分化。一些缺乏内生增长支持的高价值股票可能面临估值回归均值的压力,而依赖内生增长、重视股东权益的行业领导者将间接享受制度红利。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1.1新旧约简规范的比较:对约简的主题、方法、预披露和节奏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7年5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东和董事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证监发[2017]9号),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发布了实施细则,规定从即日起实施,不“以旧换新”。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总的来说,该还原规范的核心要求主要是强调还原率、预披露、时机和还原节奏。从对市场参与者的影响来看,与2016年1月的减持方式相比(证监会公告[2016]1号),此次新规包括以下主要修改: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修正案一:扩大限制主体范围——增加特定股东

2016年1月发布的原减持规则(证监会发[2016]1号)仅适用于5%以上的上市公司股东和董事。新的减持规则(证监会发[2017]9号)增加了两个特定股东:“ipo前股东+非公开股东”。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修订2:明确标准化交易方法和股票来源——新的特定股票和大宗交易

根据新规定的要求,新规定适用的交易方式和股份包括四类:

特定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前的持股;认购固定收益股票)、同意转让股票或在非二级市场购买的其他股票;

集中竞价交易的减持,包括通过交易所减持大股东/董ipo前/固定股东,应符合预披露+减持比例限制(“1%”比例限制);

如果大股东/董ipo前/固定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转让方应在连续90个自然日内减持不超过2%(比例限制为2%)

特别减持方式,包括司法强制执行、股权质押(质押纳入监管)、赠与、可转换债券减持(eb股票互换)、股权置换(trs)等。,也应该观察。

但是,在二级市场集中竞价购买的股票不适用减持规范,任何后续减持都不适用。

修改3:预披露要求——在新增的限制主体中,董减持要求预披露

与2016年1月的减持方案相比,新方案规定除大股东外,董还应提前披露减持方案,但没有要求ipo前股东和固定收益股东是否需要提前披露。

修订4:在减持节奏方面——关于特定股东减持的新规定

这一新的减持规定将ipo前股东和固定收益股东纳入了减持规定,但还不包括董。其中,限售期结束后12个月内,固定收益股东不得减持超过固定收益认购的股份。50%;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其次,在降低股东比例方面,大股东和一致行动者持有的股份需要合并计算;所有证券账户、信用证券账户和普通账户也需要合并计算;

此外,如果受让方在特定股份通过约定的转让方式减少后6个月内减少转让的股份,转让方和受让方应遵守1%的比例限制。

修正案5:全面监管大宗交易的减少

在新的减持规定中,关于大宗交易减持的规定是新的。限制性股票包括新的主要股东和特定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股票。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比例是“在连续90天内”。,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2%。"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此外,因执行质押而减少的,适用新的减少规定。

1.2上市公司减持和股东持股新规:资本套利空收窄,导致行业回归

原股东减少制度主要限制大股东(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的锁定期和减少数量的标准化。这项新的减持规定主要是为了减少大股东在过去一年中的“混乱”。未来,大股东将利用内部信息优势,通过非集中竞价减持、固定减持、过桥减持或“精确减持”等资本套利手段获取超额利润。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我们认为,新的减持规定对大股东空资本套利的限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股东减持的比例和方式受到很大限制,上市公司大股东降低了对短期股价的要求,更加关注长期实体经营业绩

首先,大股东的“清仓式”减持将越来越少。新规对大股东最直接的影响来自于对减持比例的规定。90日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的总比例不超过总股本的3%,减缓了大股东减持的步伐;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第二,大股东和一致行动者的股份合并计算限制了大股东通过“关联公司”变相减持的空效应;

第三,近年来,减持的“创新”方式受到了限制。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等非集中竞价方式转让股份,然后受让方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出售的减持数量非常有限(集中竞价必须满足1%的比例),尤其是近年来流行的“过桥减持”受到了显著影响。一方面,由于近期银行间资金收紧,“过桥”贷款机构能够提供的资金减少,另一方面,新规定出台后,减少的需求也在下降。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2)股东持股的减少是有限的,上市公司“拉高股价”和增加持股减少的现象将会减少

在新规定下,减持固定收益股票需要满足交易所的要求,即在限售股期结束后12个月内减持不超过固定收益认购的50%,这使得锁定期结束后的固定收益股票减持更加规范、合理和有序,降低了对上市公司短期股价的影响,增加了上市公司与固定收益股东合作影响公司短期股价的成本。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3)IPO前股东减持也是有限的,而“小非”减持更为合理

在新规定中,新股发行前特殊股东的增加也需要满足“1%”集中竞价减持的要求,未来“小非”减持的步伐也趋于缓和。

总体而言,新规进一步限制了大股东违反法律法规减持股份的行为。大股东、固定股份和“小非股东”的减持更加合理、规范和有序。大股东通过资本套利工具控制股价的成本正在上升。未来,股东将更加关注长期实体经营业绩和股东回报,这将对引导上市公司股东关注企业长期价值和实体经营回报起到重要作用。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1.3减少新规定和“上半年”市场:固定增长和大宗交易等活动将大幅下降

我们认为,新规出台后,将对固定增加、大宗交易、股权质押、可交换债券、协议转让等创新性“一年半”市场交易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原本高交易品种的市场活跃程度将迅速下降。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新法规对大宗交易、协议转让和减持等产生了直接影响。在2016年初引入减让条例后,产生了一些创新的减让方法,如大宗贸易减让、过桥减让和协议转让。从数据来看,中国证监会公告[2016]1号后,大宗交易更加活跃。2016年1月以来,大宗交易交易额达到9912亿元,月平均交易额达到583亿元;在协议转让方面,自2016年以来,上市公司发生了160多起控制权协议转让,其中2016年发生了121起,交易活跃。减少大宗交易持有量的新规定提出,任何90天的减持幅度都不能超过“2%”。此外,交易所的实施细则规定,大宗交易的受让人不得在转让后6个月内转让转让的股份。这将极大地影响股东参与大宗交易的积极性;对于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特定股份,还需要遵守预先披露和比例限制,这也将降低股东参与协议转让的积极性。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从增加市场的角度来看,新的减持规定影响深远。从2014年到2016年,上市公司的固定收益融资受到青睐,这是上半年市场上最流行的交易形式。仅在2016年,额外发行额就高达1.8万亿元。在2016年的减持规定中,对固定收益股票的减持限制较少,新的减持规定增加了对增发股票减持的限制。限售期届满后一年内必须满足减持比例和50%增持比例的限制。限制,即在解禁后一年内,固定收益股票最多只能减持一半,这将降低增发机构参与增量固定收益项目的积极性;同时,新规定也适用于固定存量项目。考虑到许多固定收益产品都有期限要求,未来固定收益产品的流动性不容忽视。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根据新规定,可交换债券的私募方式+股票互换和减持也受到监管。自2015年以来,可交换债券(eb)的发行逐渐兴起,私募eb+股票已成为股东减持的替代手段。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大量私募股权和上市公司换股实现了变相减持。在这项新规定中,eb减少也将包括在规定中,这种减少套利将在未来趋于下降。从数量上看,过去几年电子商务股票互换的比例约为8.11%,金额约为92亿元,对股市影响不大。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此外,股权质押被纳入减持监管,股权质押转换率面临压力。考虑到股权质押也受到约束,质押率可能进一步降低,质押方积极性受损,大股东激励的内在动机也在下降,这限制了股权质押的需求和供给。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我们认为,总体而言,新的减持规定对“一级半”市场活动有很大影响,空的监管套利将逐渐消失。

1.4新规定对二级市场减持的影响:将有助于缓解股东集中减持的压力

从新规对二级市场的影响来看,新规的短期减持将有助于缓解股东减持的压力,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提高风险偏好;从长期来看,它更多地体现在结构性影响上,反映了监管当局引导上市公司长期行为的思路,引导大股东从资本套利回归到产业运营,使二级市场的投资在未来回归到内在价值。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自第二季度以来,a股市场对综合金融监管的影响趋于减弱。自5月中旬以来,监管冲击的边际效应有所缓解,包括央行的套期保值和ipo周发行量的减少。这一关于减持的新规定始于股东集中减持导致的短期市场流动性“失血”问题。引入时间反映了管理层对短期市场的关注,有助于修复短期市场风险偏好。根据解禁数据,2017-2018年是集中解禁初始和固定收益限制性股票的一年。特别是固定收益限制性股票的市值分别高达2.4万亿和3.95万亿,未来两年市场将面临集中解禁的压力。新规定出台后,将大大缓解解禁限售股的压力,特别是“解禁之日起12个月内,拟减持的股份不得超过本次非公开发行所持股份的50%”条款的要求,可以直接缓解固定股份集中减持的压力。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此外,对于市场关注的股权质押风险,这一新的减持规定将减轻强质押后集中减持的压力,降低系统性风险的概率。

从长期影响来看,这一新规侧重于引导上市公司的长期行为,并对市场风格产生结构性影响。我们认为,这项新规定反映了监管当局引导上市公司长期行为的政策取向。未来,公司股东将更加关注实体运营,而不是短期股价或资本套利空空间,二级市场上的投资将更多地回归价值。未来,市场参与者之间“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联动等资本活动的减少,将导致二级市场估值结构的分化趋势更加明显。过去,一些缺乏内生增长支撑、过度依赖资本套利的高价值股票可能面临估值均值的中长期回归压力,而依赖内生增长、重视股东权益的行业领军企业将继续享受制度红利。

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第二,了解最近主题事件的表格

本周的重要主题活动包括:2017年5月1日至2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食品和农产品安全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国际论坛(000061)。

标题:广发证券解读减持新规: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3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