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4字,读完约3分钟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在新形势下,如何理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是地方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回答。

人民日报:地方政府需做好“超前引领”

亚当·斯密、马歇尔和凯恩斯等西方经济理论家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回到现实,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中的职能大致可以概括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民生”。从不同角度来看,某一级政府的角色具有区域相关性。例如,从广东省的角度来看,佛山市是一个区域,广东省政府的决策对佛山市来说是宏观的;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广东省是一个地区,广东省的决策只偏袒全国。

人民日报:地方政府需做好“超前引领”

然而,无论我们从哪个层面来看待地方政府的管理,这种管理实际上可以被视为一种资源配置。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它们通常参与分配的资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经营资源。它与实体经济的契合点是工业经济资源。其次,它是非经营性资源。也就是说,它属于民生的经济资源,包括公共事务和公共产品。第三,准经营性资源。即城市经济资源。这种资源不仅可以由政府以公共事务和公共产品的形式提供给社会,还可以作为企业、社会和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的经营资源。如交通、邮电、园林、环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城市公共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

人民日报:地方政府需做好“超前引领”

为了促进工业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应积极规划、引导、协助、协调、监督和管理。随着企业的发展,政府的财政收入将得到保证。

财政收入用于什么?非经营性资源和民生经济必须付费,因为要体现公平、支持和促进的原则。与此同时,当地方政府建设大规模基础设施时,往往不可能独自承担。因此,有必要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邀请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从前者来看,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准宏观角色;从后者来看,它具有准企业和准微观的特征。

人民日报:地方政府需做好“超前引领”

正是因为地方政府具有“双重性”,需要参与上述“三种资源”的配置,所以地方政府特别需要做好“先行”工作,即让企业做企业应该做的事情,而政府对企业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情负责,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人民日报:地方政府需做好“超前引领”

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政府要想领先,就需要遵循市场规则,依靠市场力量引导、调整和警示工业经济,对城市经济进行配置、参与和规模调整,保障、支持和提升民生经济。具体而言,地方政府需要运用规划、投资、消费、价格、税收、利率、汇率等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最终推动地方经济形成领先优势,实现可持续增长。

人民日报:地方政府需做好“超前引领”

可以预见,在这五个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将更好地发挥经济发展的“先行”作用,为世界提供共同探索和思考的中国方案和经验。

(作者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广东省金融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

标题:人民日报:地方政府需做好“超前引领”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4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