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7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审计署披露,18家中央企业通过虚拟经营、人为增加交易环节和调整报表等手段,虚增收入和利润;与此同时,工行、农行等8家重点商业银行违规放贷,办理票据业务175.37亿元,资产质量管理存在贷款分类调整不到位、新旧贷款置换、直接回购转让、信用取消、过桥贷款企业成本增加等问题,导致不良资产信息披露不充分、信用投资反映不准确。

莫开伟:银行机构信贷行为该循规蹈矩了

银行信贷管理行为已经进入审计委员会的审计领域,这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很少。这表明,商业银行在信贷供应中的“欺诈”行为确实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莫开伟:银行机构信贷行为该循规蹈矩了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真实反映,投资方向符合政策要求。特别是,要求商业银行适当推迟企业贷款,禁止商业银行要求贷款企业(人)先“还旧账”,再“借新账”,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是银监会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过去两年,银行监管当局明显加强了这方面的监管。然而,从审计署披露的问题来看,商业银行在反映信贷资产质量、投资信贷和执行相关金融政策方面仍然深感遗憾和失望。此外,国家审计署反映的八家商业银行的问题,就国家银行机构而言,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我们对全国的银行机构进行全面的审计和检查,恐怕这个问题会更加令人震惊。

莫开伟:银行机构信贷行为该循规蹈矩了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反映,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宏观数据的真实性。虚假和粉饰的信贷数据会影响决策层对我国信贷资产质量的整体准确判断,从而给后续一系列货币信贷政策带来“瘫痪”效应,使中央政府对金融宏观决策产生误判,导致政策反应缓慢,可能失去处置不良信贷资产的有效机会;此外,如果商业银行在反映不良信贷资产时弄虚作假,可能导致银行机构出现大规模坏账,加剧中国银行业机构高坏账风险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最终影响到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切身利益。

莫开伟:银行机构信贷行为该循规蹈矩了

此外,如果我们看一下银行的信贷供应,“脱离农业”,要求企业(贷款户)“还旧债,借新债”,这将更加有害。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机构的信贷资产投资可以说严重偏离了中央政府和监管部门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的政策要求。“脱离现实到空虚”现象突出,加剧了信贷资产的泡沫化和空转型的趋势,也使实体经济的融资变得困难和昂贵。特别是“弃农为虚”,使“农业、农村和农民”成为融资的“高风险产业”,使“农业、农村和农民”成为最脆弱的产业,这与银行信贷机构支持不足有很大关系。

莫开伟:银行机构信贷行为该循规蹈矩了

然而,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方面不遵循规则,不顾监管当局或其上级管理机构的要求,以确保信贷资产的质量反映真实性和贷款投资符合政策要求。除了缺乏对金融关系和社会稳定的整体意识之外,关键在于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从欺诈的角度来看,这与监管当局的监管有很大关系,它不是真的或软的。

莫开伟:银行机构信贷行为该循规蹈矩了

因此,要改变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反映不真实、信贷投资不真实的现状,有必要从三个方面切入:一是改变银行业金融机构现有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信贷管理行为得到真实反映;建立更加科学的高管绩效和员工薪酬评估机制,防止上级行强迫下级行再次作弊。二是监管部门肩负监管责任,建立科学严格的银行机构信贷经营行为动态和静态监管体系,提高监管的及时性、敏感性和有效性;加大责任评估和调查力度,对未真实反映信贷资产和信贷投资质量的银行高管及其员工的经济和行政责任进行调查,以增强监管约束力和冲击力,防止金融机构欺诈事件再次发生。第三,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使全社会能够监督银行信贷供给和经营行为。建立辖区内贷款企业(户)协会,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银行业协会、相关社会组织、金融社会监督员等组成。,并专门对银行信贷投资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失信于现实、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乏力的倾向,应要求银行业监管机构、地方政府及其上级银行采取说服、诫勉谈话、岗位调整等措施。,从而保证商业银行信贷操作行为的合规性。

标题:莫开伟:银行机构信贷行为该循规蹈矩了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4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