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6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前两个月,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4%,进口同比增长26.4%。与此同时,东亚主要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外贸数据都显示出“良好的开端”。考虑到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仍然强劲,预计今年中国经济最有希望的是外部需求,这反过来又使中国的宏观政策逐步放松。因此,判断这轮贸易繁荣能持续多久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从经合组织领先指数的角度来看。经合组织领先指数作为全球经济的领先指标,对全球经济运行和市场趋势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据此,通过比较全球经合组织综合领先指数周期与全球出口周期,我们可以发现全球经合组织领先指数的同比周期比全球出口增长周期提前了约三个月(见下图)。目前,经合组织综合领先指数仍在上升,这意味着未来三个月全球出口将继续升温。
其次,从商品表现的角度来看。考虑到商品不仅约占全球贸易的50%,而且代表了许多经济体的经济繁荣,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商品市场来预测全球贸易的趋势。
通过观察美国商品调查局(crb)指数与全球出口同比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大宗商品价格对全球贸易周期的预测在两到三个月左右。
根据crb指数,最新一轮小周期始于2015年4月,领先全球贸易周期两个月,这意味着最新一轮小周期始于2015年6月左右。经过近20个月的上涨,crb现货指数从2015年4月的-16.5%升至2017年1月的14.1%。自2017年2月以来,crb指数同比增幅逐渐减弱。2017年3月,crb现货指数同比增长9.5%,比1月份的增幅低4.5个百分点,这是自2017年1月以来的连续两个月下降。这可能意味着,2017年下半年全球贸易的积极趋势也将在5月左右达到顶峰。
进一步观察与原油价格走势密切相关的crb指数显示,与crb现货指数一致,原油价格领先全球出口两到三个月。
根据英国布伦特原油的同比价格,原油价格在2015年第一季度触底,然后在2016年11月稳定在3.5%。
受欧佩克原油减产协议影响,2017年1月,原油价格同比飙升至78%,随后同比读数大幅回落。
随着减产协议的好处被市场消化,随着页岩油企业增产步伐的不断加快,未来原油价格的同比读数很有可能继续下降。这进一步反映出,2017年的全球贸易繁荣可能在第二季度出现起伏。
第三,从金融周期的角度来看。根据历史数据,全球非金融部门信贷周期领先全球贸易周期四分之一。目前,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全球信贷数据只更新到2016年第三季度。由于数据公布的滞后,我们很难依靠全球信贷数据来预测下一季度的全球贸易趋势。
然而,我们发现在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同一标准下,中国的信贷周期(香港股票08207)比全球信贷周期提前了四分之一,这意味着中国的信贷周期比全球贸易周期提前了四分之二。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信贷周期已进入下行周期,这可能意味着中国信贷推动的全球贸易繁荣后劲不足。
标题:鲁政委:贸易景气或于本季见顶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