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5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政府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引起公众关注。据记者深入调查,全国许多县级政府因未能履行法律文件规定的义务而被列入“失信名单”。其中,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政府记录了两起失信事件。根据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在2011年确山县征地补偿案中,有4000多万征地款未入账,法院要求其限期公开分配和使用情况,但当地政府至今未公开。(新华网4月5日电(603888,购买))

县政府为何接二连三成“老赖”?

现在已经不是新闻了,政府已经成了被告和老赖。不久前,有报道称,政府在一场行政诉讼中成了"老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居民廉明哲(音译)向区政府申请披露其所在地块的“拆迁费”细节,但一直没有消息。因此,他于去年4月提起行政诉讼,将地方政府告上法庭,并于去年9月胜诉。然而,到目前为止,铁东区政府既没有上诉,也没有执行判决;近年来,类似的问题不是孤立的案例。无论是陕西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以内部会议决定的方式否定了有效的司法判决,还是陕西省华阴市政府始终无视去年做出的败诉判决,都暴露出一些行政机关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不良习惯,都指向了行政诉讼“执行难”的痼疾。

县政府为何接二连三成“老赖”?

然而,像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政府一样,两次成为“老来”也是一件好事。首先,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央政府加大了推进法治的力度。在一个法制社会里,官员和人民处于相同的地位,没有高低之分;其次,在民间,“老赖”就像一只过街老鼠,每个人都不喜欢它。在这种背景下,确山县政府已经记录了两个失信行为,所以不会责怪网民“说三道四”。

县政府为何接二连三成“老赖”?

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敢于席卷全球,成为一个又一个的“老赖”?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首先,政府成为“老赖”是一种集体行为。有些党员干部虽然在“老赖”政府部门,但他们没有羞耻感,因为在他们看来,“老赖”是集体,不是个人,这和他们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县政府为何接二连三成“老赖”?

其次,一些地方领导人从不把“政府债务”放在心上。无论是欠人民的“承诺”(603883,购买),还是欠人民的血汗钱,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件事”。为什么?因为,就像“铁营,士兵流水”,到时候,他们拍拍屁股走人。至于那些欠老百姓的,有后辈来照顾他们。因此,出现了“白条”等事件。

县政府为何接二连三成“老赖”?

政府部门是“老赖”,植根于不作为的关键少数。2015年新实施的《行政诉讼法》第96条明确规定了一系列强制措施:一是经济制裁,如分配和罚款;二是宣布行政机关拒绝履行;三是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的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第四,对有关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然而,无论有些行政机关多么“守旧”,这些强制措施很少能及时果断地实施。因此,当政府部门是“老赖”的时候,就应该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从而迫使他们履行职责,树立诚信。

县政府为何接二连三成“老赖”?

正文/冯京

标题:县政府为何接二连三成“老赖”?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5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