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8字,读完约3分钟

4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2017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运用市场化的法律手段,推动“三比一、一减一补”改革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特别是要完善人员安置、债务处置、资产处置等政策和市场化退出机制,促进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创造充分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

去年,中国实行“三比一、一减一补”,供给结构得到改善。相关数据显示,钢铁和煤炭行业以减容为主,全年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超过年度目标任务,分流工人得到妥善安置。

创造充分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

在深化“三比一、一减一补”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钢铁产能削减5000万吨左右,煤炭产能削减1.5亿吨以上。同时,要消除、停止或推迟5000万千瓦以上燃煤发电产能建设,防范和化解燃煤发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燃煤发电行业效率,为清洁能源发展腾出空间。

创造充分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

苏宁金融研究所贸易金融中心主任黄智龙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当前,利用市场化法制化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的重点是推进“三比一、一减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有几个方面:首先,去杠杆化的重点是企业部门的去杠杆化,而企业部门的去杠杆化就是国有企业的去杠杆化。因此,地方国有企业中存在大量的僵尸企业。其次,在解决产能过剩方面,必须改变行政去产能的方式,运用市场化手段,让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实现财政预算的硬约束,实现去产能化;第三,资产处置,特别是不良资产处置,可以考虑债转股或混合所有制改革,解决不良资产问题,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

创造充分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系系主任温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事实上,与市场化和法制化相对应的另一面是去行政化,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是由行政因素而非市场因素造成的。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化法律手段的作用,必须关注如何减少行政干预,如改革地方政府考核指标、减少政府行政干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创造充分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的法治强调有序竞争,这是经济繁荣的基础。要最大限度地创造充分、公平的竞争环境,在企业进出、生产组织、要素流动、产品定价、商品流通等各方面给予经济个体充分的空自由和制度保障,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文对说道。

创造充分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就是让市场选择哪些企业好,哪些企业坏,让市场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使用市场化的方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而过度的行政干预会损害经济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确保推广以市场为导向的方法的关键是控制政府的手。

创造充分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

关于如何落实市场化的法制化手段,黄智龙说,首先要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的角色是市场竞争的裁判者和监管者,而不是参与竞争的主体;其次,要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真正实现法治的四大原则,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标题:创造充分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15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