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268字,读完约18分钟

2017年,欧盟向日本出口了604亿欧元的商品,占欧盟出口总额的3%。不包括欧盟内部的商品贸易,日本是欧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中国、瑞士、俄罗斯和土耳其。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作者:蒋超,首席宏观分析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格性管理办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该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意见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600837)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意见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出具的完整报告为准。如果您不是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退订、接收或使用此认购号码中的任何信息,以控制投资风险。很难设置此订购号的访问权限。如果给你带来不便,请谅解。我公司不会因为关注、接收或阅读此订阅号码推送的内容而将相关人员视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所以投资应该谨慎。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只有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才能从欧日协定和欧美协定的视角将危机转化为机会贸易摩擦(海通宏观、蒋超、李、)

摘要

欧洲、日本、欧洲和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和声明。7月17日,欧盟和日本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主要内容包括取消关税、打破非关税壁垒、扩大服务贸易等。EU--日本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始于13年,直到17年才基本谈判完毕。在过去的两年里,美国倡导贸易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协议的达成。7月25日,欧盟和美国还发表了一份关于自由贸易的联合声明,主要包括四点:贸易公平和互惠、加强能源合作、加强标准对话和改革世贸组织。双方还将增加服务、化工、医药产品、大豆和天然气的贸易,这将有助于减少中美贸易摩擦对美国的影响。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自由贸易协定下的贸易关系。日本是欧盟的第六大出口国,欧盟是日本的第三大出口目标。从贸易产品来看,欧洲和日本之间的贸易是互补的。机械和运输设备在从欧盟出口到日本和日本出口到欧盟的产品中排名第一,但它们占日本对欧盟出口的68%,欧盟对日本出口的化学品和食品分别占24%和8%。欧洲和美国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而美国也是欧盟的重要盈余来源。欧美之间的贸易结构相似,双方在商品贸易层面上没有多少可以谈判的。美国的大豆和能源以及欧盟的制成品可能是未来谈判的突破点。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这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首先,实施起来需要时间。《EU--日本协定》预计将于明年初生效,而欧洲和美国的声明只是初步共识,远未完全达成和实施。因此,今年不会对中国出口产生实质性影响。其次,即使欧洲和日本明年开始相互免除关税,短期的直接影响可能是有限的。一方面,欧洲和日本的加权平均关税率分别仅为3%和2.1%,而中国的加权平均关税率为4.4%,两者的绝对值相差不大。另一方面,中国对日本和欧洲的出口大部分是机电和视听产品,其中大部分不是欧洲和日本之间的主要贸易产品,而纺织品、服装、鞋帽和杂项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日本和欧洲之间贸易替代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然而,一些关税较高的产品,如汽车,将被同质产品所取代。最后,我们从总量的角度进行估算。在悲观的假设下,欧日之间免除关税对中国出口规模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拖累只有0.28%和0.05个百分点,其影响远远小于美国增加的关税。然而,自由贸易协定中反映的长期问题应该得到认真对待。中国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40%以上,欧美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这三个发达经济体的贸易部长就工业补贴、技术转让、市场导向和其他问题达成了共识。未来,如果美国、欧洲和日本真的为了自由贸易而重建一个排除中国的贸易组织,中国的顺差将大幅缩水,这将对汇率带来更大的压力,甚至对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产生深远的影响,阻碍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短期内没有必要恐慌,但长期来看应该更为紧迫。今年以来,社会融资增速大幅回落,信用违约率上升,经济承压。贸易摩擦的出现进一步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结果,货币政策转向中性和宽松,流动性保持充裕,金融变得更加活跃,基础设施投资扩大。然而,现阶段的宽松政策与前几轮有所不同。目前,外部流动性的边际收紧将导致汇率贬值。然而,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首次出现赤字。如果贸易摩擦升级,国际收支可能继续恶化,外汇储备的来源将不得不面临更大的压力。短期宽松刺激政策已经赢得了市场的底部,但很难取得长期成功。关注长期结构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不应下降,而应上升。目前,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过度的资本投资导致债务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开放释放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如果发达经济体在未来重建贸易规则,最悲观的结果是,外贸形势回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那么我们不妨想想为了“入世”进行了多少改革。这启示我们,为了避免最悲观的结果,我们应该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大开放力度,提高经济效率,着眼长远,化危机为机遇!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1.欧洲、日本、欧洲和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和宣言

2018年7月17日,欧盟和日本正式签署了《日欧贸易协定》,主要内容包括取消关税、打破非关税壁垒、扩大服务贸易。据欧盟委员会称,自由贸易协定将取消欧盟对日本约99%的关税和日本对欧洲约94%的关税。日本将立即或逐步消除农产品领域对欧盟的贸易壁垒(000061,诊断库存)。欧盟的奶酪、葡萄酒、牛肉、猪肉等农产品受益最大,日本也将在国家层面消除铁路部门向欧盟采购的壁垒;欧盟将在七年过渡期内逐步免除汽车行业的关税,日本对欧盟的机械零部件出口也将扩大。此外,双方还同意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涉及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电信和运输。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谈判将于第四年年底生效,预计最早将于明年生效。EU--日本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始于2013年,直到2017年,欧盟和日本才基本上就该协定的内容进行了谈判,历时四年多,最终正式签署。过去两年,美国倡导贸易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追求自由贸易的欧日协定的缔结。该自由贸易协定预计在欧洲议会和日本国民议会批准后于2019年生效。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在欧洲和日本达成协议后不久,7月25日,欧洲和美国也发表了关于自由贸易的联合声明。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内容主要包括四点:贸易公平与互惠、加强能源合作、加强标准对话以及改革世贸组织。其中,贸易公平和互惠是指共同努力消除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同时,双方将增加服务、化学品、医药产品、大豆和天然气的贸易量。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欧美联合声明》的发表,意味着欧美之间的贸易谈判取得了初步进展,双方的贸易战暂时得以避免。《联合声明》改变了此前欧美之间关于贸易问题的紧张气氛,同时提及的采购计划正好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对美国相关领域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说法本质上只是一种暂时的放松。美国提议暂停向欧盟出口汽车和钢铁的关税,但进一步的后续谈判是关键。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2.自由贸易协定下的贸易关系

2.1欧洲和日本贸易密切,一些领域相互补充

日本是欧盟的第六大出口国。2017年,欧盟向日本出口了604亿欧元的商品,占欧盟出口总额的3%。不包括欧盟内部的商品贸易,日本是欧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中国、瑞士、俄罗斯和土耳其。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相比之下,欧盟是日本第三大出口经济体。2017年,欧盟从日本进口了688亿欧元的商品,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1%。总体而言,2017年欧盟与日本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292亿欧元,贸易关系非常密切。尽管双方贸易额很大,无论是欧盟对日本的出口还是日本对欧盟的出口,其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近年来都有所下降。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从贸易产品来看,欧洲和日本之间的贸易是互补的。虽然机械和运输设备在欧盟对日本和日本对欧盟的出口产品中排名第一,但机械和运输设备在日本对欧盟出口产品中所占的比重达到68%,远远高于欧盟的39%。同时,欧盟对日本出口的化工产品和食品分别占23%和10%。这表明,尽管欧盟和日本在机械和运输设备方面存在竞争,但在其他工业产品和食品方面有更大的合作。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正因为日本依赖汽车、机械等欧洲市场,欧盟需要扩大日本的农产品和其他工业品市场,双方在这些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让步,推动了协议的达成。

2.2欧洲和美国的结构相似,谈判/0/房间有限

欧洲和美国是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2017年,欧盟向美国出口了超过3700亿欧元的商品,占欧盟出口总额的20%。欧盟从美国进口的商品超过2500亿欧元,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8%。总体而言,2017年欧盟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6310亿欧元,比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额高出580亿欧元。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除了巨大的贸易额之外,美国也是欧盟的一个重要顺差来源。2017年,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为1208亿欧元,这是欧盟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欧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这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相当不满的一点。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目前,欧美之间的贸易结构非常相似。2017年,机械和运输设备、化学品和杂项产品占欧盟对美国出口商品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44%、23%和13%。机械和运输设备、化学品和杂项产品分别占欧盟对美国进口的44%、22%和12%。由于两个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和产业结构相似,不难理解双方的贸易产品结构相似,但这也表明双方在商品贸易层面上没有多少可以谈判的空。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美国的大豆和能源以及欧盟的制成品可能是未来谈判的突破点。从双方的出口产品结构来看,除机械和运输设备外,美国的农产品、原材料和能源出口较高,而欧盟的化学品和其他制成品出口较大。考虑到中美之间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已经损害了美国的农产品和能源领域,美国可能会在这两个方面寻求欧盟更多的支持,这也反映在迄今为止发表的欧美贸易声明中。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3.这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3.1实施需要时间,短期内可能不会很严重

美国、欧洲和日本不仅是最大的发达经济体,也是中国的三大出口目的地。17年来,中国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出口分别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9%、17%和6%,即对这三个经济体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40%以上。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目前,欧洲和日本已经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欧洲和美国也发表了关于自由贸易的声明。如果美国、欧洲和日本将来免除关税,中国超过40%的出口会被取代吗?可能是许多人最关心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认为短期边际影响可能不会那么严重。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就时间而言,这两项自由贸易协定今年不太可能实施。其中,欧洲与日本的协议是历时四年多谈判的结果,乐观的情况是,它将在日本议会和欧洲议会通过后于明年初生效。然而,欧美的声明目前只是初步的共识,甚至许多细节仍是口头的。未来仍有变数,而且还远未完全实现和实施。因此,今年不会对中国出口产生实质性影响。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即使欧洲和日本明年开始相互免除关税,短期的直接影响可能是有限的。一方面,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欧盟和日本的加权平均关税率分别只有3%和2.1%,而中国的加权平均关税率为4.4%,总体上绝对差异不大。另一方面,中国对日本和欧洲的出口是机电和视听产品(约占40%),主要是手机、电脑、家电、机械等。)。这些产品大多不是欧洲和日本之间的主要贸易产品。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可能只会给一些机械和家用电器带来明显的替代效应。中国对欧洲和日本的纺织品、服装、鞋、帽及杂项产品出口总额约占25%,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日本与欧洲之间贸易替代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我们可以从总额的角度来估计。我们之前的话题是“当冲突升级时谁会受伤?——重新分析中美贸易冲突,美国关税增加的影响已经得到衡量。根据文献,假设中国出口的价格弹性为1,中国出口增长与gdp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18。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假设:第一,我们简单假设欧日贸易对中国出口的短期不可替代部分主要分布在两类:一是约70%的机电和视听产品是不可替代的;二是纺织品、服装、鞋帽和杂项产品都是不可替代的,其余都是可以替代的(由于中国的出口结构与欧洲和日本有很大的不同,通过这一假设获得的替代产品的比例可能很高,这将使估计结果悲观);第二,对于可替换部件,欧洲和日本免除关税,这意味着欧盟进口的中国商品的平均价格比日本同类商品高3%,而日本同类商品的平均价格比欧盟同类商品高2.1%。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17年来,中国对欧洲和日本的出口额分别约为3700亿美元和1400亿美元。结合中国对欧洲和日本的主要出口比例,我们估计,欧洲和日本相互免除关税将导致中国出口减少约64亿美元,占17年出口总额的0.28%,比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低0.05个百分点。这一结果远远小于美国对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的影响。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平均关税只具有总量的含义,但实际上,不同项目的关税水平是不同的,一些产品的出口仍然会受到替代的强烈影响。例如,欧盟对进口汽车的关税是10%。如果协议生效,日本取消这一关税,日本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价格优势将非常明显,而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将处于劣势。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3.2它与贸易模式有关,从长远来看不应低估

事实上,自由贸易协定中反映的问题更侧重于长期,应该得到重视。

现在说“包围圈的趋势”是言过其实了。目前,欧盟与日本的双边贸易协定最早将于明年实施,在过渡期内,一些产品的关税将逐步降低,而不是立即取消。然而,欧盟和美国的声明只是初步共识,后续行动仍有待谈判。欧、美、日对华贸易的所谓“关闭趋势”确实被夸大了。然而,必须承认,这三个发达经济体在改善贸易规则的方向上有共识。早在5月底,欧、美、日三国贸易部长就发表了联合声明,就产业补贴、技术转移和市场导向达成共识。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这实际上表明美国在贸易上的一些观点得到了欧盟和日本的支持。美国和欧洲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14年之前,美国和欧洲的总顺差规模甚至超过了中国的贸易顺差总额。如果美国、欧洲和日本真的为了自由贸易而重建一个排除中国的贸易组织,其结果将是中国的顺差急剧收缩,这将对人民币汇率带来更大的压力,甚至进一步影响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阻碍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4.短期内它可能不会恐慌,但从长远来看,它应该更为紧迫

目前,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主要来自美国征收的高额关税,而对中国出口的短期直接影响则受到欧日自由贸易协定和欧美联合声明的限制。自今年年初以来,社会融资增速大幅下降,信用违约率上升。贸易摩擦的出现进一步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结果,货币政策转向中性和宽松,流动性保持充裕,金融变得更加活跃,基础设施投资扩大。因此,由于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下行幅度可能在可控范围内。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然而,当前阶段和前几轮宽松刺激之间存在差异。在外部环境方面,无论是美国受益于减税,经济正在好转,利率持续上升,还是欧元区的宽松政策即将结束,并计划在年底结束债务购买,这意味着外部流动性环境略有收紧,而货币紧缩将导致汇率贬值。在国内,当汇率面临贬值压力时,外汇储备更为重要。然而,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经常账户赤字首次出现。如果贸易摩擦升级,国际收支平衡可能继续,外汇储备的来源将不得不面临更大的压力。此外,目前宽松的刺激政策只能缓解贸易争端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而不是解决问题。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短期刺激政策而继续拖延长期问题。至于国内经济,短期宽松的刺激措施已经赢得了底部时刻,但很难取得长期成功。关注长期结构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不应下降,而应上升。在外部环境方面,美国高度重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我们相信双方的摩擦在未来将会正常化和延长。那么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应该依靠什么来积极争取国际贸易的主动权?通过什么来增强竞争实力?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一个资源有效配置、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健全的市场,一方面有助于吸引国际贸易和投资伙伴,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降低各种隐性成本,提高长期效率,帮助企业优胜劣汰,形成真正的竞争力。目前,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过度的资本投资导致债务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开放释放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如果发达经济体最终重新建立贸易规则,最悲观的结果是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已经回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那么我们不妨反过来想想中国为了加入世贸组织进行了多少改革。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为了避免最悲观的结果,我们应该继续推进国内市场化改革,加大开放力度,提高经济效率,着眼长远,化危机为机遇,就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所做的努力一样。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法律声明

该公开认购号(微观信号:蒋超宏观债券研究)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运作的唯一官方认购号。本认购号所含内容仅供海通证券专业投资者参考,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交流研究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解读研究意见或报告的能力,使用认购号码的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必须取消认购号码。海通证券不会将任何收件人视为客户,因为他们会收到此认购号码的内容。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该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标准。

市场有风险,所以投资应该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认购号码所表达的信息或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海通证券对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认购号码所发布的信息和内容或基于该号码的投资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或损失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由于发布日期后的各种因素,此订阅号中包含的信息、意见和推测可能会变得不准确或无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意见和推测的义务,也不会在更新相关信息时另行通知。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该认购号的版权属于海通证券研究所。任何订阅者如预先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含内容,必须联系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且必须注明来源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不得违背原意引用或删除内容。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与债券行业保留对该认购号码的所有合法权利(微观信号:蒋超宏观债券研究)。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海通证券研究院宏观与债券行业的名义注册的或包含“海通证券研究院宏观与债券团队或团队”及相关信息的其他认购号码不是海通证券研究院宏观与债券行业的官方认购号码。

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本文摘自《蒋超宏观债券研究》。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姜超:加大改革开放 才能转危为机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3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