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6字,读完约3分钟
股市的持续调整可能是外部冲击造成的,但实际上反映出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和股市改革缺乏信心。在这方面,监管当局不断发布积极信号,表明经济基本导向良好,政策工具充足,股市改革政策“成熟并启动”,让投资者放心,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风景很长,应该很吸引人。当前,股票市场的发展需要加快步伐,拥抱改革,通过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暖冬养春。

我们应该理性理解市场调整,避免过度恐慌。目前,投资者主要担心外部不确定风险和内部经济下行压力的叠加。从外部风险的角度来看,这包括但不限于美国股市创纪录高点后的调整;在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下,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外流、汇率波动和地缘政治冲突正在升温。从内部担忧来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风险已进入主动释放期,资本市场成熟度有待提高,部分改革进展低于预期。对此,我们要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保持坚定信心,充分认识到新常态下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既没有通货膨胀也没有通货紧缩,全年实现预期目标没有任何悬念;去杠杆化进入稳定杠杆的新阶段,宏观杠杆比率结构优化;金融监管协调加强,“灰犀牛”风险管理有序推进,“黑天鹅”应急防范措施到位,金融风险总体可控;新一轮金融开放迅速落地,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互联机制运行平稳,将如期扩大,a股更加国际化。

当然,没有必要否认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股票市场运行中的结构性缺陷。这些问题不仅是迫不及待的压力,也是前进的动力。只有深化改革,我们才能把压力变成动力。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经济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主要是由人口红利和低要素价格优势推动的。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转型需要转向创新驱动,释放制度红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核心作用,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金融市场改革,完善人才、资本、土地和技术市场。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配置模式将发生新的变化,新的投资机会将会出现。

资本市场是优质发展服务经济的主战场,通过发展直接融资、促进并购、培育创新基因等方式承担着服务经济改革的重任。这迫切要求资本市场加快自身改革,尽快走向成熟,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武器。据中国证监会近日举办的投资者论坛透露,投资者对资本市场体系改革充满期待,监管部门对深化改革有坚定信心。在牛市中,市场问题被上升的获利效应所掩盖,而在熊市中,市场问题被强烈的悲观情绪所夸大,因此保持力量和坚定的方向尤为关键。其实质也在于厘清行政与市场的界限,使其在发行、再融资、退市等诸多环节更加市场化、法制化。在这个过程中,股票市场投资的逻辑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新的投资理念将会形成。

如果你方向正确,不要害怕漫长的道路。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影响到整个身体,改革的红利不会在一夜之间释放。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应该充分利用底线思维,做最坏的打算,寻求最好的结果。他们应该对“坚持青山不放松”的改革更有信心,对“漫长而艰难的道路”的市场容错改革更有耐心,对“平静而深远”的长期投资更有参悟,为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聚柴火”。
标题:中国证券报:以改革红利孕育资本市场春天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63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