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2字,读完约4分钟
作者:屈宏斌,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低于预期(6.6%)和第二季度的6.7%,总需求继续放缓。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放缓0.7个百分点,这是主要拖累因素。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为3.1%,与第二季度持平,消费价格指数上升0.5个百分点,生产者价格指数与第二季度持平,通胀压力保持适度。环比增速从第二季度的1.8%放缓至1.6%,表明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在国内需求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定在较低水平,9月末同比增长5.4%(8月末为5.3%),月度增速较8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月度收缩同比明显下降,但9月末累计增速仍比8月末下降0.9个百分点,至3.3%。稳定基础设施的政策需要时间才能显示其效果。9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加快,而房地产投资增速略有回落。预计未来几个月总体投资增速将继续小幅回升。在消费方面,虽然汽车销售继续萎缩,但第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第二季度基本持平。家庭部门的收入增长稳定。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比去年同期高出14个百分点。
近两个月来,汽车生产和消费的急剧下降引起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毕竟,汽车行业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重要的行业,汽车销售往往被视为反映消费者情绪的代表性指标。我们认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产销大幅下滑背后的影响因素相对复杂,因为汽车行业也受到中国消费习惯结构调整和政策波动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家庭总消费呈现出更多服务消费的趋势,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等重点城市。与此同时,以前鼓励购买电动汽车的政策的影响逐渐消退。此外,中国、美国形势的迅速变化和关税战也给这一行业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例如,汽车进口税的调整导致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在短期内大幅波动。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抑制汽车销售和投资。当然,进一步放宽汽车制造业外资持股比例的实际进展可能会提振未来行业投资,但这主要是中期影响,不可能完全抵消短期影响。
除了汽车工业,制造业的其他行业表现良好。其中,机电产品产量和投资增速明显加快。结合9月份的进出口数据,这是加速的,这表明,中国,美国和关税战争尚未对制造业供应链造成重大影响。从中期来看,制造业应进一步注重内需,目前,与内需相关的生产已占制造业总产量的很大一部分。此外,我们将继续使我们的对外贸易多样化,并进一步加强我们与新兴市场的经济联系。
货币融资条件相对稳定,9月末社会融资总量增速略低于8月末。表内信贷增长保持稳定,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融资流动性相对充足。表外信托委托贷款继续萎缩,预计未来去杠杆化力度将略有调整。在此基础上,积极的监管激励措施,如允许银行快速补充资本和实施旨在增加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具体措施,也将有助于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并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和成本高昂的老问题。
展望未来,一旦未来关税战继续升级,仍将对市场信心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特别是落实市场关注的政策和措施,如降低增值税、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率,无疑有助于稳定企业部门的预期。此外,继续推进关键的结构性改革,实施扩大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对于中国中长期的高质量增长至关重要。
本文摘自《屈宏斌观点》。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屈宏斌:经济下行压力仍在 减税降费政策宜早不宜迟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