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1字,读完约4分钟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重要经验和启示,也是我们面向未来、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途径
不久前,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展”吸引了许多“怀旧”观众。216部作品用镜头见证了过去40年的家庭事务、国家事务和世界事务,也在多元的时代记忆中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历史线索。从1987年在广州街头使用“老大哥”的女士,到2017年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上挥舞中国国旗的两名中国学生,透过镜头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两条主线的交织让中国变得多姿多彩。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的团结,40年的艰苦奋斗,40年的春雨,中国人民用双手谱写了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壮丽史诗。”回顾40年辉煌而不平凡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改革与开放齐头并进,相互促进。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到浦东的开发开放,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深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从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到修改负面清单和大幅放宽外资准入限制...改革行动和开放措施相互激荡,形成合力,给经济引擎带来强大动力,推动国家加快赶超,在现代化道路上谱写辉煌篇章。
开放带来进步,而封闭必然会落后。英国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研究员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表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40年前,中国铁路的里程约为5万公里,大多数列车的速度仅为每小时40公里。目前,中国铁路里程已达12.7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2.5万公里,约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6%。在今天的中国,人们的生活已经从短缺走向富裕,从贫困走向富裕。按照目前的联合国标准,7亿多贫困人口已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为什么中国可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敢于在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游泳,以开放的态度面对风险和挑战,通过风雨兼程,放眼世界,不断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重要经验和启示,也是我们面向未来、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途径。只有采取主动,促进开放,我们才能抓住新的机遇,为发展创造新的动力。不久前,北京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重要举措的行动计划》,117项务实有力的举措,唤起了人们对首都美好未来的憧憬。事实上,无论是致力于建设更高水平的服务型政府、决心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还是进一步减少或取消准入限制、加大引进和利用外资力度,今年许多地方都密集出台了新的区域开放措施,形成了推动新一轮开放的“政策矩阵”。这表明,对外开放不仅是顶层设计层面的国家战略,也是地方发展层面的现实需要和行动意识。事实也证明,一个地方如果下决心扩大开放,提高开放水平,它的改革和发展就会有新的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放也是改革,改革要融入开放。可以说,每一轮改革都伴随着新一轮的开放,而更深层次的开放总是将改革推向更深层次。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位置。向内看,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深水区,进一步突破思想观念的壁垒,突破利益固化的壁垒,进一步激发制度活力,激活基层经验,激励干部行动,都需要以开放促改革。放眼世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如何更好地利用世界市场,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也需要通过开放来推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了“促进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进行建设”,并“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开放型经济”。只有坚定不移地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动力,才能开创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以自己的发展成就,有力地诠释了对外开放的价值和意义,并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告诉世界:“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40年来,我敢于第一个克服困难,40年来,我吃苦耐劳,不怕艰难险阻。“中国”号平稳地驶向更开阔的水域。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将永远保持活力,中国的发展成就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智慧和启迪,培育永不停息、永不懈怠的开放气质和能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标题:开放促改革,增添发展新动能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9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