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4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揭开了安硕信息(300380,买)股价上涨的内幕,该股曾是两市的“第一只高价股票”。应该说,在安硕信息从普通股票向“魔鬼股票”转变的背后,凸显了上市公司和相关经纪研究人员无视市场规则的不良行为,也凸显了上市公司和民营公司被愚弄以获取利润的一面。

在“妖股”面前基金经理都成了啥?

安硕信息原本是一家“鲜为人知”的公司,但在“互联网+”的炒作浪潮中,通过相关经纪研究人员的运作,它转变为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然而,证监会的调查为我们恢复了真相。中国证监会在《行政处罚决定》中提到,安硕信息公开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的商业化运作能力有限,发展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的决策随意性大,发展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的资金计划不足,发展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的可行性研究不足。安硕信息公开中互联网相关业务信息的披露是片面的,选择性地披露有利信息,回避不利信息,混淆了互联网金融业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的概念。

在“妖股”面前基金经理都成了啥?

仅举一例。上市公司表示,西昌安硕益民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在西昌成立,并准备成立智信公司,均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其中智信的主营业务是自助普惠金融。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调查,西昌互联网金融公司只是空的空壳公司,没有场地,没有人员,没有投资,没有规划。普惠金融业务只是it开发的一个应用软件,只是一个试用软件,未能投入商业运营,违反政策已停止运行。

在“妖股”面前基金经理都成了啥?

安硕信息已经成为“怪物股票”,数据可能更能说明问题。自2014年5月27日至2015年3月17日,安硕信息共接待了汇天富基金、E基金、华业兴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10次。为了宣传安硕的信息,东方证券(600958,BUY)(港股03958)的相关分析师绕过证券公司的核心部门,向公共和私人基金发送了11000封宣传邮件。期间,涉及安硕信息的券商研究报告有20余份,吸引221只公募基金持股1808.21万股,占安硕信息流通股的74.84%。许多机构投资者“跻身”小盘股的安硕信息,并持有大量股票,所以奇怪的是他们不会成为“第一只高价股票”或“魔鬼股票”。

在“妖股”面前基金经理都成了啥?

毫无疑问,安硕的信息已经成为“魔股”,这是有关证券公司的研究人员违规的结果,是上市公司与他们“合谋”的结果,也是许多基金经理被愚弄的结果。在安硕的信息变成“恶魔”的闹剧中,一些基金经理几乎被愚弄成傻瓜,并与傻瓜的“指挥棒”共舞。事后看来,即使该基金最终逃脱了惩罚,被愚弄的滋味也肯定不舒服。

在“妖股”面前基金经理都成了啥?

俗话说,一人成功,万人死亡。就股票市场而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份成就抵得上一份牺牲。”自474元的高价以来,安硕信息的股价开始了一段下跌之旅。今天的股价在38元左右,但复职的价格只有76元。与开始时的最高价格相比,它只下跌了一小部分。在此期间,投资者的损失不言而喻。

在“妖股”面前基金经理都成了啥?

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处以数十万元的罚款,与股价下跌后安硕信息的市值相比,这几乎是九毛钱。此外,即使投资者可以提起诉讼捍卫自己的权利,又有多少投资者可以挽回损失呢?当年,万福盛科(300268,BUY)发生了如此恶劣的上市欺诈案,仍有投资者因各种原因未能获得赔偿,更不用说安硕信息了。

在“妖股”面前基金经理都成了啥?

近年来,在市场上,上市公司和“第三方”联手炒作股价已不再是新闻。除了安硕信息,被称为“私人兄弟”的徐翔,依靠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大股东或高管“勾搭”来获取内幕信息,从而频频窃取市场利益,使自己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然而,一旦梦想破灭,还会留下什么?

在“妖股”面前基金经理都成了啥?

安硕信息和涉及徐翔的相关案件都涉嫌共同操纵市场。“第一只高价股票”给了投机者一个生动的风险教训,同时,它们也向我们展示了隐藏在市场中的更肮脏的东西。

标题:在“妖股”面前基金经理都成了啥?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