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09字,读完约11分钟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化供给体制改革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将扎实推进一系列基础性重点改革,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加快研究建立稳定健康发展的房地产业。扩大开放的长效机制和多种措施...专家学者表示,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精彩,释放出更大的活力-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发展内涵更加丰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争取稳定的总基调是治国的重要原则。总的来说,这次提出的“稳中求进”的内涵与以往不同。过去,“稳中求进”主要是指经济增长或宏观政策。这一次,中央政府把争取稳定的总基调提到了治国的新高度,内涵更加丰富。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中国面临着培育新的增长势头、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等重要任务。坚持稳步推进,可以避免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更好地推进结构调整和综合改革。与此同时,在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在一些领域积累了许多问题和矛盾,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压力前所未有。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需要在“稳定”和“进步”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稳定”就是稳定大局,避免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有必要稳定价格,避免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稳定民生,促进就业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福利保障稳步发展;有必要稳定财政、税收、货币和金融政策,并给予市场更稳定的预期。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推进”是指推进综合改革,特别是在基本重点改革上取得重大进展,在创新驱动上取得突破,培育新的增长势头;继续推进结构优化,进一步提高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提高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新的进展。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部署一分,实施九分。各级政府和全社会要把思想认识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统一起来,加强预期管理,避免社会各界对经济形势的悲观认识和看法。2017年各项宏观政策、微观政策、产业政策、改革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制定,应充分体现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法治,强化规则意识,用规则引导各主体行为。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记者林火灿整理)

改革迎来了深化的一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徐兆远: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化年”,这体现在能力弱化上,即要从“去聚焦”转向“去促进卓越”,逐步实现“卓越”。2016年,产能削减的重点是减少总量,恢复供需平衡,避免钢铁、煤炭等行业产品过剩的危机。这项任务已基本完成,钢铁、煤炭等行业的经营状况已基本改善。2017年,除继续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不合规产能和不合格产能外,重点淘汰低效无竞争力的过剩产能,特别是处置僵尸企业,积极推进并购重组,加快发展高效优质企业,实现优胜劣汰。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在去杠杆化方面,强调降低企业杠杆实际上是与降低企业成本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后者侧重于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在降低成本方面,它强调全面的政策,这不仅降低了直接成本,如税收和因素,还降低了机构交易成本,如批准和评估;它不仅包括直接费用,还包括间接时间,如企业审批所花费的时间;不仅包括外部成本,还包括内部成本;有必要尽可能减轻企业的负担,让企业能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果。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在补充短板方面,强调“硬短板”和“软短板”都要补充。例如,目前企业的经营环境是一个突出的“软短板”。目前,我国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活力,居民也有消费升级的迫切需求。然而,需求升级很难转化为实体经济的发展。一个重要的不足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市场联系不够有效和完善,不足以让消费者放心。在“分销服务”中,监管和服务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对商品质量的抽查不够,信息发布不够,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够,导致消费者对国内一些产品缺乏信心。这些都是今年需要大力加强和补充的“软缺点”。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记者谷阳整理)

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2017年是供应方深化结构改革的一年。加快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等基础改革,更好地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主导作用,是“稳中求进”总基调的象征性体现。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明年,我们应该在减税、降低费用、降低要素成本等方面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重塑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突破。按照改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和军工等领域采取实质性措施。加快国有资本投资试点改革。中央企业的重组整合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将是新一年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此外,我们将稳步推进财税改革,实施促进中央与地方事权和事权划分的方案,加快制定中央与地方事权和事权划分的总体规划,优化支出结构,减少一般性支出,减少低绩效和资金沉淀项目的资金安排。我们将继续完善营改增政策,加大营改增的减税效果。加强环境保护税法的征管实践,积极推进消费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按照“增低、扩中、增高”的总原则,立法先行,逐步突破,逐步形成“综合扣除+特殊扣除”的税制框架。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深入研究,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促进民营银行有序发展。完善新三板分层机制,拓宽股权投资和债券融资渠道。坚持畅通与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领域风险相结合。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推进国家养老保险总体规划,更新“统账结合”模式,引入渐进式延迟退休计划,将是2017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观察角度。

(记者曾金华整理)

内部和外部维修实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和经济部长赵昌文:实体经济是大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没有实体经济,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就无从谈起。近年来,实体经济发展的困难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存在周期性因素,但中国实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源于重大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供求结构性失衡、金融与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2017年,为了振兴实体经济,我们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从内部和外部进行修复。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首先是解决实体经济中的供求结构性失衡。要振兴实体经济,首先要立足于现有生产和供给如何满足国内消费升级带来的质量提升需求,引导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竞争力。我们还应抓住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机遇,全面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爱基、净值、信息)。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不仅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爱基、净值、信息)的蓬勃发展,还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老经济”的“新活力”。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二是解决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失衡。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失衡主要表现在,由于行业间薪酬结构严重失衡,强大的虹吸效应导致创业、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越来越“脱离实际”。对此,应结合进一步部署“去杠杆化”,加快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第三是解决实体经济和房地产之间的不平衡。近年来,房地产价格的过度上涨,特别是在大城市,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016年11月,一线城市新建和二手房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6.8%和30.7%。因此,要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本制度和长效机制,遏制房地产泡沫,防止房价波动。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记者黄鑫整理)

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长期机制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刘宏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我们要坚持“房子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投机”的方向,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本制度和长效机制。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理想的住房制度应为每个居民提供路径指导和渠道安排,以便在明确住房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合理的住房需求,并通过使用土地、金融、财政和税收政策,确保所有渠道都是可利用、可选择、负担得起和可持续的。完善住房制度,首先要大力发展租赁市场,弥补住房市场发展中的不足;二是完善支持政策,为需要帮助、符合条件的特定群体居民首次购买自住住房提供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形成政府和市场相结合、低端保障、中端支持、高端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另外,要通过金融、土地、财税、市场监管等手段有效引导住房市场的投资和消费行为,以达到控制风险、稳定市场的目的。比如金融手段,要实现“支持合理自住,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和投机性购房”的目标,必须抓紧建立和完善住房金融监管体系,科学监管指标,强化监管手段,建立定期报告和实地检测机制。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另一个例子是土地制度。在一个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如果土地供应严重不足,政府严格控制土地供应,导致频繁的地王和比面包更贵的面粉,由这种预期驱动的住房升值预期和住房投机将难以避免,市场稳定将难以实现。因此,土地供应管理必须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努力开源、稳流、优化结构、降低成本、增加灵活性。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税收制度应为住房消费、投资和投机提供政策边界,明确不同购房目的将面临何种税收负担,引导购房行为。例如,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非自住住房交易的增值收益可以与社会合理分享,这将有助于减少投机。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记者虞书整理)

对外开放的道路更加宽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开放服务业综合试点建设、积极吸引外资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并强调“以开放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2017年,中国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导向,通过协议开放和自主开放的双轮驱动,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参与各种区域贸易安排的全方位合作,重点建设自由贸易区,加快协议开放;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服务业综合试点建设,加快形成园区开放和产业开放相结合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重点加强三类开放平台的建设。第一,加强双边国际合作工业园区建设。以中韩烟台工业园区、中澳日照工业园区等重点园区为载体,加大开放政策措施力度,探索自贸区下双边国际合作工业园区建设新模式,为中国全球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做出贡献。二是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试验任务,及时扩大试验范围,在商事登记、贸易监管、金融开放创新、事后监管等领域进行系统性机构改革,注重加强制度整合,逐步改善法治、国际化、便利化的经营环境,以系统性机构开放推动高层次开放。三是加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为适应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大发展的新形势,在不断推进和总结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建议全国加快扩大试点范围,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综合试点城市。

标题:稳是主基调 进是关键词

地址:http://www.9u2j.com/wnylyw/9192.html